明君情感——真正“三观一致”的夫妻是这样相处的
接触了成千上万个案例,我们发现几乎超过一半的夫妻因为三观不同,在相处中摩擦不断,关系日益疏离,感情逐渐淡化……
你以为的“三观相似”,并不是仅仅兴趣爱好相似。
有一位学员说,和男友起初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一起,因为相谈甚欢,在认识不到三个月后,两个人迅速开始了同居生活。然而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这段关系就迅速地划上了句号。
一个月内,两人因为各种鸡毛蒜皮的事吵了不下20次。男友嫌弃她在家不化妆,不保养,素颜的样子让自己不再心动。嫌弃她在家穿很宽大的睡衣,而且身材日渐横向发展。每当和男友谈到自己家里的事时,对方总是说,那是你的家事,不要向我倾诉。
每次一起玩游戏,她总是觉得没劲,先退出了,而男友却总是自己接着玩到深夜。男友每次做夜宵都只做自己一个人的量,吵架时也总是不言不语,从不会主动求和……后来,男友居然说自己再也受不了和她住在一起,搬了出去。
有些人自以为彼此“三观相合”,却也逃不过分崩离析。
我们总以为两个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思维模式就是所谓的“三观一致”。但是真正能够保证两个人在相处过程里感受到幸福快乐的,是两个人能够做到求同存异,相互包容、理解和欣赏。
两个不一样的人,有着不同的成长轨迹,不同的兴趣爱好,思维模式。要想过到一起,需要培养默契,培养共同的婚姻观,需要共同坚守最初的承诺。这就意味着你们要有一起并肩作战的勇气,忍受和对方产生摩擦的酸涩苦闷,忍受着一边为对方拔刺,一边又相互包容的过程。
真正的“三观相似”是相互协作,求同存异。
认识一对很恩爱的老夫妻,两人结婚40多年,爷爷说,这么多年两人从未在这段婚姻里有过一次大动干戈的争吵。
奶奶总是喜欢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而爷爷比较粗线条,总是把家里弄得很乱,但是每次奶奶都能充满耐心地把爷爷弄乱的地方重新收拾一遍。大概是受奶奶影响,后来我常常看到爷爷和奶奶一起在家做家务。
爷爷喜欢喝酒,奶奶虽然嘴上说着少喝点,但还是每次都笑容满面地给爷爷做独家秘制的下酒菜。奶奶喜欢逛街,爷爷每次逛完回家都喊累,但每次都主动陪着奶奶一起去扫货,给奶奶提着大包小包,满脸春风得意地回家。
奶奶总是说有什么事都要一起商量,吵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爷爷也总是在一边附和说道:“这话说得一点没错。”
两个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各有差异的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地过了几十年,他们的婚姻没有撕破脸皮的争吵,没有絮絮叨叨的怨怼,有的是相互忍耐,相互包容。
事实上,即使契合度能达到100%的夫妻,一样在婚姻中有过怨怼、争吵、埋怨、琐碎和一地鸡毛。
所谓“三观一致”是两个人能够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互相容忍,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而不是一定要讨论着共同的话题,玩着共同感兴趣的事,要求对方和自己一样有细腻的心思。
婚姻里的两个人就是一种相互协作的关系,为了让两个人相处愉快,为了让两个人的关系得以长久维持,就有必要做到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真正的“三观相似”是相互理解。
作家廖一梅说:“我们这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婚姻里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想要了解一个人无疑是不容易的。
然而人生的本质就是不断地探求生命的内核和外延,所以在婚姻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和自己想法相似,彼此认同的同伴。只有这样,两个人的路才能走得更远更久。
这个世界上,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夫妻很多,而真正“三观一致”的夫妻则是能够做到心照不宣,相互理解的。
杨绛先生曾在谈及什么是最好的婚姻时讲过一段话:“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深以为然。
而一个能够理解你的人,必然也是与你三观相同的那个人,一个与你三观相同的人,必然也能够理解你,与你产生心灵深处的相互碰撞。
因为相互理解,彼此心心相惜,并且能够在对方身上找到更多的相似点,这样“三观相似”的夫妻相处起来才更加如鱼得水,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