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是指心理的各方面和活动过程都处于良好或正常状态。精神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人格健全,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绪正常,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正常,适应良好。现在我们也在做心理健康测试,通过心理健康测试来了解自己是否符合心理健康标准。
精神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我们要有保健意识,从根本上切断精神疾病发生的可能因素,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
怎样防止不健康心理?
遗传学方面考虑:在心理疾病中,遗传学因素有一定的作用,如果家人中有父母患有精神分裂症、狂躁性抑郁等疾病,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健康的父母一方对孩子要给予足够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以降低孩子的患病几率。
考虑到生物化学因素,如果人的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失常,可能成为精神障碍的诱因,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物质代谢异常,应注意自身的生理变化,合理饮食,加强营养,积极锻炼,保持身心健康。
就人体损伤而言:人体损伤如脑外伤可引起心理变态,因此我们应注意加强自我保护,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避免出现人体损伤和重大疾病。
情绪和心理上的冲突都会导致心理变态,因此我们要及时疏导自己的情绪,解决内心的人格冲突,使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和谐舒适。
人类行为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的,心理变态的表现就是指学习到的异常行为,因此我们要注意通过刺激和反应,培养正确的学习和习惯表现,父母不给孩子不好的刺激,比如孩子在学习时唠叨,吃饭时控制和干预,等等,都会导致孩子厌学、厌食。
人类都有实现自我的需要,如果在生活中遭遇挫折,使内在潜能无法充分发挥,人就会产生自我防御和心理失调,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异常,所以父母要肯定、尊重、接纳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有自我价值,人格正常发展。
考虑到文化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人们心理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会危害到身心健康,因此应重视文化因素对心理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注意及时排压,提高自己的心理水平;
考虑到社会文化关系包括阶级、民族、宗教信仰、职业、道德、性别等方面的关系,如果社会文化关系失调的程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引起人们的心理疾病,注意对生活事件之后的干预和帮助,及时化解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