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意义上说,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所以保持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心境,对健康防病大有益处。那怎样才能保持心理上的健康呢?
对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保持心理健康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心理特征与年龄相一致
青春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以及个性特征,都应符合其成长的规律。它不可能像童年的心理一样单纯、幼稚,也不可能像成人一样成熟,而是呈现出青少年应有的特征,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
二、保持乐观和稳定的情绪
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找寻乐趣,即使做一些家务活也不应被视为负担,而是带着情趣去做,例如做饭,不断地尝试新事物,享受烹饪的乐趣等等。不断地学习进步,不断地进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地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乐观主义和平常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面对困境和逆境,保持乐观可以增强自信。乐观主义和情绪稳定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三、热爱学习,具有多种学习兴趣
在青春期,学习是主要的活动,是迈入成年社会的基石。确定了学习目标,培养了学习兴趣,就会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主动地去学习,这样,学习就不会变成负担。这样不但不会增加心理压力,还有利于心理健康。人类进入了新的时代,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就会产生“看红尘”的感觉,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样不利于心理健康。保持一颗童心,就会对一切事物产生好奇,不管是知识的更新,还是身心健康的益处。
四、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家里、学校和各种场合,都要和父母、老师、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人际交往中,应平等对待、尊重和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同学们建立正当的友谊,寻找自己的知己。努力做一个在家庭,学校和各种场合都能受到欢迎的人。用理解,宽容,信任,友爱等积极的态度与他人相处,会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特别是被人误解的时候,要表现出高调,待对方晓知真相后更会钦佩你,这样宽容、关心他人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心态。帮助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它的作用不仅使受助人能感受到人间的真实,能解决一时的困难,还能使帮助人感到欣慰。常常帮助别人,会使自己常常处于一种很好的心态。
五、自我调整,以适应环境
有些人在面对境遇不满或遭遇不幸、挫折时,常常产生忧郁、悲伤、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失去心理平衡。此时应采取积极的态度,疏导情绪,调整自己对现实的期望,使自己能够正视现实,以最适当的态度适应环境,处理问题,增长自己的忍耐力。遇上不顺心的事情,不要闷闷不乐,要善于及时地说出心中的烦恼或困惑,使消极情绪得到释放,从而保持愉快的心情总在你身边。
六、接受一个人的性别认同
青少年应正确认识和对待他们的性身份,做与他们的性别身份相符的事情,满足于他们是男性还是女性,绝不因他们的性别而自卑。有意识地认识并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性身份,才能愉快地接受性身份,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它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七、培养自己在生活中的幽默感
除严肃、正式场合外,在同学、朋友甚至家人之间,讲话时适当使用幽默的语言,对于活跃气氛、融洽关系都是十分有益的,在一阵欢笑中,每个人的心情都会特别好。
健康心理状态是学习的重要条件,有健康的心态才会有自信;有健康的心态,才会不屈不挠,奋发向上。健康状况甚至决定着生命的走向和结局。卫生无疑是一种不可利用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