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克服自己心理不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目前我们还进行了心理测试题,通过心理测试题了解自己是否符合心理健康标准。
一、应加强修身养性,遇事要心平气和。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生命总是从旺盛到衰老直至死亡,这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应培养乐观、豁达的性格,平静地接受生理上出现的各种变化,并随时随地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积极避免生理变化给人带来的心理冲击。实际上,那些有宽广胸怀,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患灰色心理疾病的。
二、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人们在闲暇时常常会胡思乱想,因此,我们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有规律、有节制地适度紧张地工作,可以避免产生心理上的失落感,使生活更加充实,从而改善人们的抑郁心理。与此同时,各种兴趣得到发展。兴趣广泛的人总觉得没有足够的时间,丰富的生活可以驱散不健康的情绪,还可以增强生活的活力,使生活更有意义。
三、努力寻找机会进行情感体验。
第一,多想想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跃上新的台阶;第二,多关心别人,与亲朋好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还是离合,都是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它能使人头脑清醒,胸襟开阔;第三,多参与公益活动,乐善好施,造福子孙。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艺术,不管是弹琴、写画、集邮,都能把你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你的爱好中寻找乐趣。
四、保护精神宁静。
不要因为一大堆信息而感到紧张和不安。用自己的双手,保持心境平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提高应变能力。最终,要尽可能多地设想获得这些信息的可行途径,并选择最好的方案行动,这样既减轻了个人的心理负担,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合适的环境转换。
在缺乏竞争的环境中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却求无过,过于安逸反而更容易引发心理失衡。并且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生活的新环境,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和活力,变换环境进而转换心态,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避免心理失衡。
六、正确理解自知和社会关系。
应根据社会的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与社会的规范相一致。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成败。因此,可以减少心理不平衡。
日常中,当我们发现心理有不健康的表现可以马上通过心理测试题来了解自己心理是否有问题,一旦发现要及时咨询心理医生。